自考信息
8万买一个全日制本科值不值(自考本科还不如大专吗)
吴若凡/发自上海
留住人才,就要解决好青年人、新市民的住房困难问题。
3月20日,江苏常州市宣布近期启动了新一轮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政策,大幅提升青年人才的购房补助,购房补贴最高提升67%。
具体为:2023年1月1日后企业新引进博士研究生的资助标准提升至30万元;硕士研究生和高级技师的资助标准提升至8万元;全日制本科生和技师的资助标准提升至5万元。
政策出台有利于打造人才“强磁场”,购房补贴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或将打破沉寂已久的房地产市场,刺激需求。
不仅是常州,今年以来,全国多座城市打出了“人才激励”与购房政策组合拳,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给予购房补贴、契税补贴等。
同时,记者注意到,有城市已经开始取消购房补贴,如杭州市临安区,今年3月15日以后,购房者已无法再享受“1.5%购房补贴”及“5万~30万元人才补贴”。
“不同城市的情况会有较大差异,对于人才吸引需求量更大的城市往往在政策层面会更为宽松。”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从全国来看,取消补贴不会大面积在各地展开,通过购房补贴来吸引人才流入依然是个重要的政策方向。
用房子留住人才
3月20日,常州市为进一步加大对青年人才的保障力度,打造人才“强磁场”,对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政策进行了调整。
在购房资助上,2023年1月1日后企业新引进博士研究生的资助标准提升至30万元,硕士研究生和高级技师的资助标准提升至8万元,全日制本科生和技师的资助标准提升至5万元。
与调整标准前相比,博士研究生资助额度提升20%,硕士研究生和高级技师资助额度提升60%,全日制本科生和技师资助额度提升67%。
此前,常州市已多次放松楼市政策。2022年9月,宣布二手房全面取消限售。今年2月22日,从四个方面出台10条措施优化房地产相关政策,包括“取消新建商品住房2年的限售期限,商品住房自取得不动产权证后即可上市交易”等政策。
克而瑞数据显示,1~2月,常州市新建商品住宅供应量约为30万平方米;成交量约为47万平方米,同比止跌;成交均价为15800元/平方米。自2月份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也止跌回升。
今年以来,全国多座城市打出了“人才激励”与购房政策的组合拳,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给予购房补贴、契税补贴等。
2月24日,河南漯河发布的稳楼市新政中提出,支持人才购房落户和城乡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继续发放购房人才补贴、契税补贴,执行至8月31日。对符合“百优计划”“双千计划”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人才资格认定后3年内购买家庭首套住房使用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分类别提高到80万元、60万元。
2月27日,湖南武冈提出高层次人才购房更优惠,通过人才引进渠道全职引进到武冈市属企事业单位工作五年以上并首次购房高层次人才给予购房补贴,其中正高职称人员、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给予10万元购房补贴,副高职称人员、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给予5万元购房补贴。
2月28日,义乌发布新政,将大专和技术人才纳入住房、教育等保障体系,如为大专及以上人才提供最低20万元、最高140万元的购房补助等。
“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通过将落户门槛降至专科学历或取消落户门槛,并加大对各类人才、人口的吸纳力度,为城市注入新鲜活力。”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允许购房落户、支持人才购房将住房政策与人口、人才政策相结合,有利于促进人口人才流入,一定程度对购房需求释放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购房热情被激活
记者注意到,与一些城市接连推出购房补贴政策不同的是,有城市已经开始取消购房补贴,如杭州市临安区,今年3月15日以后,购房者已无法再享受“1.5%购房补贴”及“5万~30万元人才补贴”。
2022年,临安区曾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临安区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其中第三条提到:2022年9月15日至2023年3月14日(以网签时间为准),在临安范围内购置总价不超过300万元的新建商品住房给予房屋总价1.5%的补贴。
对此,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从取消购房补贴来看,政策本身就是短期提振的作用,临安的补贴时间为半年左右,达到市场预期后,往往会停止继续的政策执行。
据杭州市房管局数据,2月16日临安区新房库存为16609套,3月16日库存降到15552套,不到一个月时间消化了1057套房源,其中上周(3.6-3.12)临安新房网签403套,环比上涨约33%。
新房网签量的增加,或许与当时补贴政策即将结束,很多购房者赶在3月14日前网签备案有关。
张波表示,不同城市的情况会有较大差异,对于人才吸引需求量更大的城市往往在政策层面会更为宽松。另一方面杭州本身也放松了人才落户的门槛,大专学历也有机会直接落户,大量人才的流入自然会带动楼市热度提升,在此基础上适度区域性收紧人才购房补贴也在情理之中。
从全国来看,取消补贴不会大面积在各地展开,通过购房补贴来吸引人才流入依然是个重要的政策方向。长期来看,针对区域重点行业人才还会有更为直接的政策出台。